2017年4月25号,来自国内18家石墨烯相关科研和企业的近30名专家参加了《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测定化学滴定法》国家标准(计划编号:20160467-T-491)比对试验方案研讨会。该国家标准是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研究所的陈成猛博士负责主持制定。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总结,也是正式开展比对试验的任务部署会,标志着该标准的比对验证试验正式启动,为今年完成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会议通过网络会议举行,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石墨烯材料表面官能团是影响石墨烯材料应用性能的重要关键参数之一,对石墨烯材料的导电、导热、储能、表面润湿性、酸碱性、电子结构等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准确分析和精确测量含氧官能团含量的种类和含量,不仅可以更清晰有效的对石墨烯材料应用过程中种类的选择和处理方法进行判断,而且通过对石墨烯材料进行针对性表面改性,调控石墨烯材料表面官能团含量,使之与应用基体相匹配,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发挥。
(石墨烯材料表面常见的含氧官能团)
此次比对试验重点是考察标准草案中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不同种类的石墨烯材料、不同实验室间的重复性操作发现并解决测试方案存在的不足,完善测试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同步展开XPS、元素分析、EELS等平行验证试验。
为确保比对试验达到预期目标,中科院煤化所陈成猛团队在吸收前期多家单位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比对试验的方案、操作步骤、试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和需要大家在试验中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的地方,让每个参与单位测试人员了解细节,并带着问题和目标开展测试工作。
(测试信息的准确记录可为比对试验后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方案的完善提供重要基础信息)
参会单位还共同确认了样品寄送规则及比对试验时间节点。此次比对试验共收集到18种各类型的石墨烯材料样品,样品寄送将于五一后寄送至各单位。
这次比对试验,是石墨烯材料测试方法标准开展的第二次重要比对试验工作,后续还将开展关于化学成分、电性质等系列测试方法的比对试验。标委会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比对试验的组织方式和细节,让标准制定更高效,让参与企业收获更多。
《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测定化学滴定法》国家标准是由中科院煤化所主持制定,国内十多家单位联合参与,参与本次比对试验的单位有十八家,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附:国家标准制定主持人简介
陈成猛,博士,1985年生,山东邹城人,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副研究员,石墨烯与新能源材料课题组长。陈博士自2007年即开始从事石墨烯课题研究,2012年在煤化所支持下成立独立课题组。目前团队已拥有成员30余人,共承担国家、中科院、山西省、太原市和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先后与晋能集团、山西三维集团、山西美锦集团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协同创新,突破氧化还原法制石墨烯规模化可控制备技术,建成吨级中试示范线,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引领了行业发展。同时,在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和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产品已形成应用示范与销售,推动了石墨烯科技进步,受到社会各界肯定。
陈博士团队积极开展石墨烯化学与化工基础研究,先后在Adv Mater、AdvFunct Mater、ChemComm、J Mater Chem、Carbon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他引1900次。应邀在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35余项,授权11项。陈成猛自2016年起担任国家标准委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表征与测量专业组(TG2)副组长,推动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工作,目前正主持和参与起草各类联盟和行业标准7项。其中,《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测定化学滴定法》已通过国家标准(20160467-T-491) 立项,IEC国际标准(EC/TS62607-6-13)已进入PWI阶段,参与制订的《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和代号》国家标准(20140893-T-491)即将发布,促进了石墨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陈成猛博士曾荣获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启明星”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石墨烯标准化杰出贡献奖等表彰。并接受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化工报、新材料在线和山西卫视等媒体独家专访。